安徽文一男篮的总经理老张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财务报表,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。
窗外是合肥盛夏的烈日,但他的心却像掉进了冰窟窿。
就在前一天,石家庄翔蓝俱乐部官宣签下原安徽文一球员薛博文,公告里白纸黑字写着"因安徽文一退出NBL联赛"——这支曾经的四冠王球队,就这么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这支成立于2013年的球队,在NBL联赛的十年间创造了辉煌战绩。七次打进总决赛,四次捧起冠军奖杯,球迷们都习惯性地把他们称作"准CBA球队"。每次CBA扩军的消息传出,安徽文一总是被排在候选名单的第一位。谁能想到,这支被寄予厚望的球队,最终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。
房地产行业的寒冬直接要了球队的命。文一集团的资金链出现问题,公司股权被法院强制执行了好几次。球队工作人员私下里都在传,连球员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。有球迷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众筹救队的倡议,评论区却是一片唱衰:"职业球队靠球迷捐款?这事儿在国内行不通啊!"
其实就算等到CBA扩军的那天,文一的日子也未必好过。看看现在的CBA球队,广州队去年卖掉主力中锋李炎哲,深圳队放走了当家球星贺希宁,两支季后赛球队转眼就成了联赛垫底的鱼腩。职业体育就是这么现实,没钱寸步难行。CBA球队一年光运营成本就要大几千万,文一要是真进去了,说不定死得更快。
这已经不是NBL第一次失去强队了。去年陕西信达在总决赛当场罢赛抗议,随后直接宣布退出联赛。再往前数,贵州森航、北京雄鹿这些老牌球队也都陆续消失。今年联赛就剩下八支球队,常规赛打完直接进季后赛,有球迷开玩笑说干脆抽签决定冠军算了。
篮协的态度更让人心寒。CBA扩军的事喊了这么多年,到现在连个准信都没有。NBL球队的死活,似乎根本没人关心。安徽文一的退出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,抽在了中国职业篮球的脸上。
这支球队的遭遇折射出整个行业的困境。职业体育不能光靠企业输血,得有自己的造血能力。联赛需要成熟的商业模式,需要球迷的真金白银支持,更需要管理部门的顶层设计。可惜这些道理谁都懂,就是没人真正去做。
现在NBL的老牌强队就剩下广西威壮了,但看他们去年的投入,明显也在缩减开支。照这个趋势下去,说不定哪天这支球队也会步文一的后尘。中国篮球的职业化道路,走得实在是磕磕绊绊。
安徽文一的退出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中国职业体育最尴尬的现实。当资本的热潮退去,那些靠企业输血的球队就像沙滩上的城堡,一个浪头打过来就消失得无影无踪。球迷们除了唏嘘感叹,似乎也做不了什么。这支曾经带给安徽球迷无数欢乐的球队,最终只能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有意思的是,就在文一退出前,他们还参加了新赛季的季前赛。球员们在场上拼抢的时候,恐怕没人想到这会是球队的绝唱。职业体育的残酷就在于此,昨天还风光无限的球队,今天可能就突然消失。这让人想起那句老话:眼看他起高楼,眼看他楼塌了。
现在最难受的恐怕是安徽的球迷。他们支持了十年的球队说没就没了,连个像样的告别仪式都没有。有球迷在论坛上发帖说,感觉自己像个被分手的恋人,连分手理由都没问清楚就被甩了。这种比喻虽然有点夸张,但确实道出了球迷心中的无奈。
中国篮球的职业化改革喊了这么多年,结果却是NBL越来越萎缩,CBA的门槛越来越高。中间这道鸿沟,不知道葬送了多少像安徽文一这样的球队。有人说这是市场规律,优胜劣汰。但看着一支支球队接连倒下,难免让人怀疑:中国职业体育的路,是不是从一开始就走歪了?
本文就是要传达积极正向的价值观,没有一点儿不好的引导想法。要是有侵权情况,就赶紧联系我们去处理。
灵菲配资-配资知识网-股票配资实盘-论坛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