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我认为这次的水牛行情比2015年牛市更凶险?
作为一名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股民,我深知牛市逃顶的难度,也有着两次刻骨铭心的逃顶教训。
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,我在株冶集团上斩获了40多万的收益,在大盘6000点时清仓,当时还觉得自己堪称股神。然而,当大盘跌到4700点时,我没忍住去抄底,结果短短两个月就亏掉40万,最后在3000点割肉离场。到了2015年牛市,我在5000点成功逃顶,持有的嘉宝集团还因停牌躲过了千股跌停的惨烈局面,可复牌后还是补跌了三个板,120万的利润一下子就只剩80万了。
这两次看似成功的逃顶,最终都没有带来理想的结果,因为牛市崩盘时的恐慌抛售,其凶猛程度远超想象。
从数据来看,2015年牛市的真相令人触目惊心。虽然媒体报道称“人均赚2万”,但实际上这是机构利用成交量数据掩盖了散户的亏损。上交所数据表明,2015年牛市中,高达85%的散户人均亏了28万,而仅有0.5%的机构和大户赚走了2500亿。更让人痛心的是,97%的人在牛市顶部选择加仓,还动用杠杆抄底,最终落得血本无归。就像2015年4月沪指突破4500点时,单日成交量突破2万亿,达到熊市底部的20倍,当时大家都觉得大盘能轻松冲上万点,可仅仅三个月后,大盘就遭遇腰斩。
对比2015年牛市,如今的水牛行情似乎潜藏着更大的风险,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- 估值泡沫更为严重:当前大盘在3700点时的估值,比2015年5178点时还要夸张。曾经全通教育400元的高价股让人咋舌,如今百元股数量却实现了翻倍,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也突破了60倍,这显然不是正常的慢牛走势,而是典型的“水牛”行情。
- 杠杆资金风险加剧:场外配资平台换了个形式又出现了,据某券商营业部数据,2025年5月新增两融账户同比暴增300%。2015年恒生HOMS系统引发的股市踩踏还历历在目,这次杠杆资金的来势汹汹,可能会让市场的风险变得更加难以控制,引发更惨烈的后果。
- 散户投资行为更不理性:2025年4月新开户数突破600万,其中跟风买入“重组概念”“AI芯片”的散户占比超过70%。当年嘉宝集团复牌前,很多人赌重组能暴富,现在类似的情况又再次上演,散户的盲目跟风行为,无疑会让市场的泡沫越吹越大,风险也在不断累积。
再看看银行股,我原本因为2015年茅台跌停而工行逆势涨8%的情况,选择重仓银行股。但如今,市盈率8倍、股息率5%的银行“价值股”,似乎成了新韭菜们接盘的对象。回想2015年股灾时,银行股都曾暴跌40%,现在银行股看似稳定,却让我越发担忧,毕竟当大家都觉得银行股不会跌的时候,往往可能就是市场崩盘的前夕。
在此,我想给各位老股民一些忠告:
- 别轻信“慢牛”说法:A股牛短熊长是长期以来的规律,2015年牛市也就持续了12个月,这次就算能撑到24个月,都已经算是奇迹了,所以不要对牛市的持续时间抱有过高期望。
- 务必远离杠杆:2015年千股跌停时,80%的爆仓账户都使用了3倍以上的杠杆,杠杆会成倍放大风险,一旦市场走势逆转,后果不堪设想。
- 及时止盈离场:当市场出现成交量破3万亿、妖股集体熄火、国家队开始减持这三个信号时,很可能就是牛市顶部到了,此时要果断卖出,落袋为安。
总之,牛市对于普通人来说,更像是财富的收割机。2015年逃顶后我就明白了,在牛市中赚钱很多时候靠的是运气,而在熊市中能不亏损才是真正的实力。面对当下的水牛行情,我选择保住利润,谨慎应对,毕竟只有在市场中生存下来,才能有机会参与下一次的投资盛宴。当身边连菜市场的大妈都在热议股票的时候,或许就是该离场的时候了。在牛市里,温水煮青蛙式的贪婪,往往比突然的暴跌更加危险。
声明:由AI辅助创作
灵菲配资-配资知识网-股票配资实盘-论坛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